正在加載......
網站導覽 關於協會 認識SLE 健康Q&A 最新消息 熱門連結 聯絡我們 心情論壇 公益認購 贊助協會
Sle思樂醫協會 回首頁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  加入會員
無標題文件

首頁 > 診斷
無標題文件
 
診 斷
紅斑性狼瘡有什麼症狀?
 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千奇百怪,如千面女郎一般,每個人均不盡相同。有些人可能一發病便侵犯重要 的器官如中樞神經、腎臟、心臟等,也有人終其一生只有輕微關節症狀。已
   發生的頻率而言,約90%以上 會有關節炎及關節痛,70%-80%有皮膚紅斑或盤狀紅斑,40%-50%有肋膜炎或心包膜炎,20%-60%患者有中 樞神經侵犯,約60%患者有白血球低下,20%患者有血小板低下。
醫生如何診斷紅斑性狼瘡?
美國風濕病學會於1982年修訂公佈11項診斷要件:
  1.臉頰紅斑,即蝴蝶斑。
  2.圓盤狀紅斑狼瘡。
  3.光敏感,曬太陽後皮膚出現異於常人之嚴重反應。
  4.口腔或咽喉潰瘍。
  5.關節炎。
  6.漿膜炎:包括心包膜炎或肋膜炎。
  7.腎病變:每日尿蛋白總量超過0.5公克或尿液檢查出現細胞性圓柱體(cast)。
  8.神經精神病變:抽搐或精神異常。
  9.血液病變:如溶血性貧血、白血球偏低(少於4000/單位)、淋巴球偏低(少於1500/單位)或血 小板偏低(少於100000/單位)等。
  10.免疫系統病變:如抗去氧核醣酸抗體(Anti-ds DNA)陽性、抗史密斯抗體(Anti-SmAb)陽性或狼瘡細胞(LE cell)陽性,梅毒血清檢查(VDRL)偽陽性。
  11.抗核抗體(ANA)陽性。

   如上述11項要件符合四項或四項以上,便可診斷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,但有些患者出現的症狀不足四項 ,則是受侵犯器官及病況嚴重度決定是否須投藥治療。
實驗室檢查
  在狼瘡病患如病情轉劇(活動期)時,抗核抗體增加(ANA),血清補體(C3、C4)往往下降,而抗雙縷去氧核醣核酸抗體(anti-ds-DNA)則效價上昇。但有些血清抗核抗體增加,補體降低,病人卻無症狀,這可能有兩種情形:一為觀察時間不夠長,往往血清檢查結果比臨床症狀反應較早顯示異常;另有少數情形,雖然實驗室檢查可見補體下降或DNA抗體上昇,病人一直長期保持毫無惡化現象。
   冷凝球蛋白(cryoglobulin)是一種血清球蛋白,在溫度低於攝氏37度(在人體體溫以下)時,會凝集沈澱,可能造成血管阻塞、引起雷諾氏現象、肢端發紺、紫斑、皮膚潰瘍、神經和皮膚病變等。在溫度升高後,又可被溶解。它可見於各種不同的淋巴球增生病、傳染病或結締組織病(如狼瘡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)。
   白血球減少對狼瘡病人來說,主要是淋巴球減少,有些病人則連中性白血球也會減少。中性白血球和細菌之抵抗力息息相關的,如果中性白血球數不夠,則對細菌的抵抗力相對地減少。而淋巴球的減少,則表示疾病在活動的一種指標,此時除了自己生活上應多加休息外,最重要的是與醫師合作,針對問題去治療。
   一般言之,病情穩定之病友,每一個月至二個月作一次血液及尿液之檢查是必要的。血液、尿液檢查是最簡單且可初步估量病情的變化、預知病情是否有轉劇之方法,並確知腎功能是否有變化,除作為醫師給藥之參考外,如有必要再作其他進一步之檢查。
各種檢查正常值範圍
項  目
正  常  值
WBC(白血球) 4800-10800/cumm
RBC(紅血球) 4500,000/cumm
HgB(血色素) 12-16g/dl
PLATELET(血小板) 130,000-400,000
ANA(抗核抗體) <1:80
C3(補體3) 80-155
C4(補體4) 13-37
ANTI-ds-DNA(抗雙縷去氧核醣核酸) <7 iu
URINE(尿液) Protein(蛋白):(-)
WBC(白血球):0-2
RBC(紅血球):0-2
Cast(圓柱體):0
LDH(膽酯) 95-205 /
BUN(尿素氮) 7-20 mg%
CREATINE(肌肝酸) 0.6-1.4 mg%
 

gotop